Navigated to vol.32 对谈李松蔚:情绪自救指南 从心理学视角解读自己

vol.32 对谈李松蔚:情绪自救指南 从心理学视角解读自己

July 29
1h 18m

View Transcript

Episode Description

在这一年自我探寻的过程中,我觉得心理咨询是一种能够有效自我觉察的方式,但很多朋友对于心理咨询和它的应用范围可能比较陌生。

所以这期我邀请了一位心理咨询方面的专家,李松蔚老师。李老师是业内知名,并且特别有办法的一位心理咨询师。这期聊下来,我认为李松蔚老师的方法可能会帮助我们更好地正视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深度理解自己。

希望这期内容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新思路,从容地应对生活中遇到的状况,走出情绪方面的困惑。

02:26 大部分来访者在表述一种模糊的感受,而不清楚自己真正的诉求;

03:28 心理咨询常见分类——如何根据个人状况,找到对应的咨询师?

03:37 精神分析学派:探索无意识,在长期问询中「把自己重新养一遍」;

06:10 认知行为治疗(CBT):就像健身教练根据客户的诉求,设计改变行为的方案;

08:54 通过5%的改变,走出内耗状态;

13:05 按紧急程度划分,如何判断自己的状态需要对外求助?

13:39 识别精神类疾病的可能性表现;情绪长期不对劲、对药物依赖、躯体化症状(如头痛、眩晕等);

16:53 区分精神科与心理科,及对应的就诊范围;

19:19 心理咨询的普及性:聚焦实际问题,探讨来访者的生活和下一步建议;

24:57 从几十块到几百块,心理咨询单次收费价格不等,而AI是很好的"平替";

27:00 如何找到自己真正的问题所在?

27:28 奇迹提问:想象自己的完美状态,思考现在距离10分的目标是几分;

30:06 通过锚定目标,验证自己所处的阶段和可能要解决的问题;

33:04 心理学入门书单推荐:《心理学通识》李松蔚著、《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洛莉·戈特利布著

36:07 当一个人想要更好地了解自己,学心理学有用吗?

37:07 普通人从事心理咨询行业的就业路径;

42:24 面对「要不要分手」的问题,如何提出建议?

42:50 如果关系中存在暴力,非常明确地要与对方保持距离;

44:26 识别「PUA」的方式:判断在这段关系里,自己是否有拒绝的权利;

45:29 被领导要求下班陪客户吃饭,属于「PUA」的范畴吗?

46:42 自恋型人格障碍(NPD)与自恋的区别;

49:16 警惕NPD标签化——在没有标签的情况下,也可以正当地离开或拒绝一个人;

50:57 如何看待「原生家庭」——必要时可以友好地与父母划清界限,进入新的人生阶段;

52:18 难以开口拒绝,本质是TA不能承担责任和后果;

55:16 当你拒绝一个人,其实是在表达自己的个人意志,这段关系反而会更健康;

57:26 心理学视角下的个体——每个人都是当下所处环境的产物,并适应环境,理论上不需要作出任何的改变;

58:37 心理咨询师不是拯救一个人的痛苦,而是见证TA的蜕变与进化;

60:12 强化心力的必经阶段:决定自己什么时候离开"受害者"的位置,开启下一个状态;

62:10 找到专业且适配的心理咨询师的方式;

70:02 全国统一的心理援助热线:12356

72:27 涉及生死问题是最紧急的状况,分享不同应急程度下的情绪自救建议;

BGM:《Sway Together》

/关于《杨天真的高情商公式》/

高情商=满足自己+成全别人=成事

我的高情商课程 总结了我过去工作和生活中高情商成事儿的实践经验,28节音频课,从底层认识到行动,教大家成为不仅让自己爽,还能成事儿的人。

See all episod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