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 Description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莫名其妙就红起来的东西,
但那些真正重要的事物,往往未必会主动找我们。

Andy Warhol到底有没有说过「每个人都会红遍世界15分钟」?这个问题已经不重要,因为这句话就像红色本身一样,在我们的大脑里烫下了一个深红的烙印。
「红」究竟意味着什么,为什么在我们的语言中,偏偏是红色被关联到了成名、荣誉,也象征着警示、危险,乃至更多含义和文化习俗。
微见「颜色简史」系列第二期,我们从最原始的求生本能、到漫长的文化沉淀、再到今天的现代与后现代流行文化、设计与技术,聊聊红的吸引力,以及这种吸引背后的代价:我们为什么会心甘情愿,一次又一次地被“红色”所诱惑?
*微见「颜色简史」系列聚焦视差之外的色彩如何塑造我们的文化、社会、认知和心灵:Vol.1 黑色 | Vol.2 红色
听友群已开通:添加微信 KingCrimson_ 备注「微见」即可拉群
▶ STRUCTURE & TIMELINE
Intro \ 每个人都会红15分钟?
00:08 安迪·沃霍尔的伪名言
01:31 斯德哥尔摩现代艺术博物馆
02:24 红的载体进化:诗歌、电视、MV、短视频
一 \ 红毯:名利与危险
06:10 1922 好莱坞埃及剧院《罗宾汉》首映式
08:30 1902 纽约—芝加哥20世纪特快列车,红毯待遇的来源
09:48 中国古代走红毯吗?
12:50 1874 慈禧铺红毯、牡丹社事件
15:43 前458 从特洛伊凯旋归来的红毯与死亡警告
21:16 原始壁画中的120个红点,与红色出挑的生理机制
23:25 语言现象:「红」总是在黑白之后的第三位出现
二 \ 红旗:荣誉与牺牲
27:25 国旗中最多的颜色
29:57 唯一跨越所有政治制度��文化疆域的普适性符号
31:19 伊斯兰与基督教的红,以及英格兰、丹麦、瑞士的红十字旗
33:07 丹麦的「丹 (Dan)」也是红的意思
34:30 国旗上的鲜血和牺牲,红是一切美德的标志
39:21 1848 巴黎工人六月革命与巴黎公社红旗,红星、苏联红旗、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41:33 红与民族国家:工业革命之后的社会及公民意识塑造
45:52 1868 巴斯夫公司合成茜素
49:00 红色的趋同、语义与感官体验的压缩
三 \ 红点:提醒与操控
53:34 2007 乔布斯手中的3个红点
56:03 2009 苹果上线APNs—数字时代的茜素
58:15 红点激发对社交媒体中的无尽幻想
59:47 量化实验:红点对注意力的提升可达60倍
1:03:23 Push已经不是对信息的Push,而是对人的Push
1:05:26 平均每1-3分钟面临的一次打扰
1:07:48《黑镜》对App推送及科技公司的批判
1:10:32 Tinder、火焰、红心、诱惑与上瘾
1:13:29 斯金纳箱中的鸽子与Skinner Marketing
1:15:25 科技公司调整智能推送策略的最终目的
Outro \ 数字时代与图像时代的交叉
1:20:51 图像与数字,看似矛盾,实则统一
1:23:57 一类人只想看画面,另一类人专门设计规则;图像是前台,负责吸引眼球,数字是后台,负责控制节奏;两套看似对立的系统,在红点上握手,一个图像数字化规训系统便融为了一体
1:27:27 红的代价,到底是什么?
1:29:30 当有人告诉你「什么很重要」,潜台词便是「其他事情相对不重要」,但到底该由谁来决定「什么更重要」?
1:35:14 血、火光、浆果、Tinder和红心,触发的都是基因中的同一种本能
1:36:51 那些真正重要的事物,往往不会主动来找我们
1:37:22 结尾推荐:户川纯《赤い戦車》

电视剧《三国演义》中出现的走红毯

Basic Color Terms:颜色词的出现顺序

JAKALA LAB实验:有无红点对APP点击率的影响

骨螺

一些树干的中心是红色,此为「朱」

「朱」的甲骨文等演变,「朱」即「木心」

「赤」即「大火」

茜草

胭脂虫
▶ 参考资料及延展阅读
- 《色彩列传·红色》米歇尔·帕斯图罗
- Greektragedy and railways: An unexpected history of the red carpet
- 《天变与日常:近代社会转型中的华北泰山信仰》李俊领
- Clytemnestra'sNet: Aeschylus' Oresteia and the Text of. Tapestries
- Basic Color Terms:颜色词的出现顺序
- Statistics on flagcolors
- Dannebrog:丹麦国旗由来
- 苏联政治传播中的东正教传统及其转化
- BASF:In the Beginning Were the Dyes
- Apple PushNotification service
- Drivenby notifications – exploring the effects of badge notifications on userexperience, Jakala Experience Lab
- TheEvolution of Notifications: From Dark Patterns to Call to Actions
- HowTiny Red Dots Took Over Your Life - New York Times
- 微软工作趋势报告年中报告
- Aredating apps fuelling addiction? Lawsuit against Tinder, Hinge and Match claimsso - The Guardian
- 斯金纳箱实验:Errorless Learning
- SkinnerMarketing - The Atlantic
- HowFacebook has been increasing both user satisfaction and app usage by sendingonly a few notifications
- 文化-智识识结构的当代转变 - 陈嘉映
▶ 提及的部分专有名词
安迪·沃霍尔 Andy Warhol / 都德 Alphonse Daudet / 西德·格劳曼 Sid Grauman / Amy Henderson / 丹墀 / 排湾族 / 牡丹社事件 / 赛德克族 / 雾社事件 / 阿道(太阳神)/ 埃斯库罗斯《奥瑞斯提亚》/ 阿伽门农 / 骨螺 / Robert Francis Goheen / 布伦特·柏林 / 保罗·凯 / 提斯曼人 Tsimane / 弗里斯兰语 Frysk / 查尔斯·蒂利 / Weolocread / APNs / JAKALA / SHAZAM / Tinder / Badoo / Hinge / The Future of The Seduction / Mia Levitin / Jonathan Badeen / 博尔赫斯·斯金纳 / Facebook Notifications Data Science team / 赫伯特·西蒙
▶ 新节目预告

肯德基早餐携手回声场ECHOCAST打造专注早间通勤醒脑的系列节目「一早肯聊」,用充满脑洞的人间观察,带来充满灵感的一天。欢迎提前订阅,本周起,每周四一早,用声音带你一口醒脑~
近期话题:
- 8月14日「起床气」究竟是个什么气?
- 8月21日 为什么人一进电梯就不说话了?
- 8月28日 职场黑话溯源之「对齐」是怎么来的
▶ 一起见微知著
- 节目周边:主播设计的挎包,感谢支持
- 听友群:添加微信 KingCrimson_ 备注「微见」即可拉群
- 本期视觉设计:高伟航
- 社交媒体:公众号 / 微博 / 小红书
- 欢迎收听回声场ECHOCAST其他节目:在场证明 | Why for Jazz | 别想好 | 城市余数City remainder | 声音切片